游历107年,阿尔法•罗密欧正在偷走你的心
“走在阿尔法•罗密欧博物馆里,你很难让自己的思路保持稳定轨迹,因为这里的每一辆车都以更耀眼的光芒遮掩了你刚看过的前一辆车的美丽。”
Giulia,33 Stradale,Alfetta,Disco
Volante,Tipo B……这些都是缔造了阿尔法•罗密欧荣耀时代的车。不过,在我来到位于米兰Arese市的阿尔法•罗密欧历史博物馆之前,它们是从书本中走来而又在脑海中深藏多年的美好记忆。
早上10点,从高速公路旁一个巨大的仿若红色后视镜的建筑物旁的匝道驶下,我们开启了对充满了速度和格调的107年的游历。
博物馆展品按年代摆放是个惯例,尤其是在汽车厂家的博物馆里,这样可以让你系统地了解一个品牌在工程技术和艺术理念上的演变过程。爬上自动扶梯,从“后视镜”内的椭圆造型框处右转,一进大门向右俯视的地方,便是最能体现阿尔法•罗密欧现代化设计语言的156和8C Competizione。从它们的血脉中你可以看出设计上那种有机的、体现出生命力的设计理念:用很少的线条呈现出雕塑般的形式。
↑新Giulia诞生之前最后一款四门三厢后驱轿车75;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依然不显过时的164;大卖特卖的156;无比美艳的8C Competizione。
156在这方面体现得很明显:有弧度的前风挡,平顺的车身表面,阿尔法•罗密欧三角形格栅强有力的诠释。156是阿尔法•罗密欧历史上最后一批销量最好的车型之一。它具备了消费者心目中一辆现代化的阿尔法•罗密欧应该有的一切特质。
在极速车型展区的下半截台阶的核心位置,我们见到了33 Stradale,她在各部分都堪称完美的比例和妖娆的曲线让每一个从台阶上下来的参观者都怦然心动。
谈到这里,我想我们要提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就是Giulia的设计师(有关新一代Giulia的产品信息我们将在北京时间2017.03.13早上10点为大家发送),如今已经退休,但还担任“CEO特别顾问”的洛伦佐•拉玛乔蒂(Lorenzo Ramaciotti)。
↑33 Stradale太漂亮了,拉玛乔蒂心怀爱意地描着它设计出了4C。
这位刚刚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设计总监的位子上退下来的大师有过不少杰作,包括法拉利456、360(他在宾尼法利纳时的作品)、第五代玛莎拉蒂总裁和阿尔法•罗密欧4C等,但启发他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的正是阿尔法•罗密欧的这台33 Stradale。
我们找到了一段拉玛乔蒂接受采访时关于33 Stradale那爱不释手的描述,“1967年33 Stradale刚亮相时——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在车迷眼里它属于过去,因为它仿佛出自生命体的形状,有太多的弧面和曲线。那个年代我们都相信这种形状会被更时髦的设计所取代,也就是更激进、更有攻击性的设计,例如车头和前风挡连成一个平面,从侧面看像个楔子。随着后中置发动机车型的增多,这种楔形设计成了那时候的风潮。Carabo就是个典型。但我更喜欢33 Stradale。”
↑概念车Carabo从过去窥探了未来。
没用掉的6架33 Stradale底盘(生产了18架,但只有12架披上了Scaglione设计的外衣被卖掉了)帮助阿尔法•罗密欧筑起了设计先锋的美誉,几家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用它们生产了一系列造型激进的概念车,其中最为惊艳的当属上图这款靠楔形代表了未来主义的Carabo。
在灯光的照射下,在一群线面婀娜的物种的包围下,全身翠绿只在头车点缀了橙色,格外扎眼,它的设计师是马塞洛•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当时甘迪尼就职于博通,在Scaglione设计出33 Stradale之后几个月就拿出了这件作品。
如果说33 Stradale和Carabo分别代表了阿尔法•罗密欧历史上两种对立鲜明的设计风格,1938年使用了大奖赛赛车发动机的8C Lungo和1954年都灵车展首次亮相的大批量车型Giulietta(上图最右,在意大利语里,以tta结尾的词代表小一号的意思)则像着重号一样标志着两个不同的时代:前者代表的是生产外形如歌剧般华丽但血脉纯正的大奖赛赛车和专供富人的豪华高性能GT跑车的“旧时代”阿尔法•罗密欧,后者代表的是今天的阿尔法•罗密欧。
上世纪30年代,阿尔法•罗密欧的乘用车——很贵的乘用车——年产量经常还不到300辆。1932年,公司被卖给了意大利政府,1935年由军方接管。尽管生产内容暂时转向了飞机和卡车发动机,但从布加迪那种由精英组成的匠人工坊向工业化汽车厂家的转变也开始了。员工数从1930年的800人暴涨到1946年的8000人,1950年家用三厢轿车1900上市,这款车的单体式结构就是针对大批量生产开发的。从1950年到1958年,阿尔法•罗密欧生产了大约18000辆轿车,比之前40年的总产量还多。
这种壮观的景象凭借两款关键车型继续着,它们是Giulietta,起初是2+2座双门的Sprint版,后来又有了造型简洁、身材小巧的四门三厢版Berlina版。
还有第一代Giulia(右一),这款诞生于60年代初的三厢轿车采用了低风阻、轻量化的设计,帮助阿尔法•罗密欧车型建立起了外形俊朗、重量轻、动力强(1.4和1.6升合金双凸轮轴4缸机)的美誉,他们的车在平衡性和姿态上让同时代的跑车也感到汗颜。
↑由著名意大利工程师朱塞佩·密罗西(Giuseppe Merosi)着手设计的品牌历史上的第一款车型——24HP。
↑使用V8发动机的重量级选手Montreal,它的身旁(红色)是使用水平对置4缸机的轻量级Alfasud。
↑这辆GTAm赛车在不到1吨的轻量化车身里塞进了一台功率超过200马力的1985毫升双凸轮4缸发动机。
↑镜子墙让你可以同时看到Junior Zagato(最右侧绿车)前后两端的样子,它集中体现了很多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的设计特征。
1952款Disco Volante
Disco Volante是意大利语中的“飞碟”的意思, 它由Carrozzeria
Touring Superleggera设计公司设计,总共只生产了五辆,其中一辆为了进行空气动力学测试而加上了固定车顶。发动机没有使用沉重的铸铁而是由轻量化合金制成,底盘是当时深受喜爱的钢管结构。
↑有谁联想到了8C没有?2000 Sportiva只生产了两辆,但它的设计对未来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4款2000 Sportiva
因为只生产了两辆,2000 Sportiva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概念车。它由博通的Scaglione设计,尽管诞生于50年代初,却预见了很多未来的设计潮流,包括很小的驾驶室、包围式前后风挡和车头以曲面过渡到两侧的做法。Sportiva这种从细微处体现出美丽的风格出现在了后来的很多阿尔法•罗密欧车型上,包括50年代的Giulietta Sprint、Giulietta Sprint Speciale和半个多世纪后的8C
Competizione。
1993款155 V6 TI
1993年155在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中拿到了冠军,这件事至今仍是赛车界的一个传奇。V6 TI以前驱的155量产轿车为基础,利用DTM赛事规则中的漏洞进行了大幅度改装,刚好符合规则要求。发动机使用了与公路车型相同的气缸间距及合金构造,但润滑系统改用了干式油底壳,各种零部件经过了轻量化处理,进气门由钛制成,最高转速高达12000转/分钟。420马力的动力由经过赛道历练的四驱系统传递到地面上,而它们要带动的重量仅有1100千克。1993赛季的全部20场比赛中,155 V6 TI赢下了12场,让Nicola Larini稳稳地拿到了车手总冠军。
1933款Tipo A和1935款Bimotore
需要更高的速度?那就用两台发动机。针对1931赛季的“自由方程式”(Formula Libre)系列赛,阿尔法•罗密欧打造出了Tipo A(右),两台直列6缸发动机并排放置,最高车速超过了240公里/小时。
1935年,阿尔法•罗密欧在Bimotore上再次应用了这一手段(车名就是“两台发动机”),只是这次是两台带机械增压器的直列8缸机,一台在车头,一台在车尾。车手Tazio Nuvolari驾驶一辆Bimotore跑出了364公里/小时的创纪录车速,一位记者兼作家为此送给了他一枚金质乌龟徽章,上面写着“最慢的动物,送给最快的人。”
杰作太多,时间太少。 看到这里,除了美丽动人的外表,我们对阿尔法•罗密欧内部的工程技术再一次充满了敬仰。
↑阿尔法•罗密欧历史博物馆,位于米兰Arese市阿尔法•罗密欧大街,每日上午10点开门。
TIPS:阿尔法·罗密欧之“阿尔法”&“罗密欧”的由来
车标里A.L.F.A.是(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的缩写,即伦巴第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910年6月24日注册成立,它是阿尔法·罗密欧的前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那不勒斯的年轻企业家尼古拉·罗密欧 (Nicola Romeo)在BIS银行的支持下,注资收购了A.L.F.A.公司的股份,并获得了公司的经营权。在他的执掌下,A.L.F.A.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1918年2月,投资者决定将公司上市,更名为Società Anonima Italiana Nicola Romeo & C.,也就是现在的阿尔法·罗密欧 (Alfa Romeo)。
责任编辑:cici,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