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秒跑车网

0-100km/h加速≤8秒

栏目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及亚太创新园落成

2012年11月08日  来源:八秒跑车网  作者:未名

2012 11 6 日,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今日在上海为大中华区总部新址及亚太创新园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巴斯夫上海浦东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的总投资5500万欧元,是迄今为止巴斯夫在亚太区最大的创新投资。浦东生产基地员工将达到2500 人,是巴斯夫在德国以外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负责亚太区业务的薄睦乐博士表示:“化学创新将在帮助亚太地区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巴斯夫将与材料科学家、技术专家、业界及客户密切合作,立足亚洲,研发创新技术,服务亚洲乃至全球市场。到 2020 年,亚太区研发团队将占到全球总数的 25%。”亚太区研发员工超过 800 人。

 

巴斯夫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研发的凯迈业博士表示:“亚太创新园将使我们更加贴近本地客户、人才与创新中心。我相信,亚洲同事的激情与科学精神将传递到巴斯夫一体化网络中的其它地区,并成为日益发展的巴斯夫亚洲科学网络的基石。”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先生(中)、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薄睦乐博士(左五)、巴斯夫执行董事会成员凯迈业博士(左三)、连同巴斯夫亚太区和大中华区领导团队共同见证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及亚太创新园落成典礼

 

在亚太区创新园创立的第一阶段,来自 17 个地区业务部门的 450 余名研发人员将汇聚一堂,为把创新园建设成为巴斯夫在亚太地区的强大创新枢纽而并肩奋斗。在贴近本地市场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将与跨国、跨学科的项目团队展开合作。此外,创新科技园还将帮助巴斯夫选拔、培养当地科研人才,促进与亚太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扩建方案正在规划中。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先生(中)、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薄睦乐博士(右)、巴斯夫执行董事会成员凯迈业博士(左)一同为巴斯夫亚太创新园揭幕。

 

创新园的研发人员将重点关注先进材料和可持续解决方案, 如用于家庭和个人护理的生物基聚合物、在不同气候及天气条件下应用的防水系统所需的定制粘合剂、用于节能照明的导热塑料以及用于鞋履的先进聚氨酯材料等。此外,一支强大的分析与材料物理团队将为研发活动提供支持。

 

涂层材料与系统实验室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先生表示:“浦东生产基地扩建是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特别是在上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巴斯夫最大的综合性基地之一,浦东基地将为实现巴斯夫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协作发挥关键作用。此外,我们还将与周边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为推动上海成为国际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大楼大堂

 

中国是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大中华区总部大楼将包括行政、职能、销售与市场等部门,可容纳 1500 名员工。该大楼拥有一个一流的多功能厅并且每层均设有舒适的员工交流和休息区。

 

目前,巴斯夫 70 多个研发中心的上万名不同领域的研发人员正在世界各地从事 2800 多个研发项目。巴斯夫中央研发机构整合到了跨国跨学科的网络中:目前巴斯夫与世界各地科研、行业合作伙伴联合进行的项目已超过 1950 个,旨在以创新解决方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011 年,巴斯夫在全球提交了 1050 项专利申请。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大楼

 

巴斯夫亚太创新园研发中心

 

相关资料:

巴斯夫大中华区简介(20123月版)

巴斯夫与大中华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从那时起巴斯夫就是中国的忠实合作伙伴。巴斯夫在中国的商贸活动最初主要是在蓬勃发展的棉布市场上销售纺织品染料;时至今日,巴斯夫已成为中国化工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2001年至今,巴斯夫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销售额增加了5倍,在2011年达到逾65亿欧元,是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巴斯夫第三大市场。截至2011年底,巴斯夫大中华区员工人数约为7,770名。

 

目前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拥有28个巴斯夫全资子公司和17个巴斯夫合资公司,以及多个销售办公室,分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和台北等地。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核心业务包括石化产品、无机化学品、聚合物分散体、聚氨酯、工程塑料、涂料、纺织和皮革业特性产品、电子化学品、中间体、催化剂、化学建材、造纸化学品和护理化学品等。

 

上述化工产品几乎用于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从运动服装、汽车到家具用品,电子设备等等不一而足。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正从制造基地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在国内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供应和创新解决方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巴斯夫在过去20年中已在中国投资逾4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逾60亿欧元),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本土生产、市场营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主要的生产基地

上海浦东和漕泾:位于巴斯夫浦东生产基地的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BACC)于1994年成立,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公司生产工程塑料和特种化学品如氨基树脂、颜料前体、冷冻剂、皮革与纺织助剂和分散体。20076月,巴斯夫在BACC旁新建了一家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运营着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浦东基地即将成为新的亚太创新科技园和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办公室所在地。工程已投入建设,预计将在2012年下半年启用。扩建后的浦东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创新枢纽。在位于漕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巴斯夫与亨斯迈及几家中方伙伴共同兴建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T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以及冰箱、家具被覆材料、床垫和鞋类等产品中。这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并已于2006年中期投产。

 

江苏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巴斯夫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共同出资建设的一体化石化生产基地,双方各持该合资企业的一半股份,至今总投资额达到45亿美元。该基地每年为中国市场生产3百万吨高质量的化学品和聚合物,满足农业、建筑、电子、医药、汽车和化工行业高速增长的需求。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开始商业运行,并于2012年完成二期建设。2011年销售额约为27.6亿欧元,截至年底拥有1860余名员工。

 

201012月,巴斯夫和中国石化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探讨扬巴公司的进一步扩建计划。探讨的新项目将延伸碳3和碳4价值链,包括新建一套世界级规模的采用过氧化氢制环氧丙烷(HPPO)工艺的联合装置。预计新项目总投资约为10亿美元。

 

重庆:巴斯夫正在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80亿元(约8.6亿欧元)。经中国政府批准,项目建设于2011年启动。根据巴斯夫和重庆政府的计划,这一项目将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

 

研发

为了向亚太地区的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巴斯夫不断拓展区域内的研发活动,中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品研发、测试、审批、注册、应用技术开发覆盖整个巴斯夫产品线。研发团队为亚太区所有重点行业提供服务,如汽车、建筑、油漆和涂料、包装、家庭和个人护理、纺织和皮革、电子、造纸、营养和健康等。目前巴斯夫在中国的主要研发机构分布在上海、台北、广州以及广西桂林。2012年,亚太创新园将落户上海浦东基地,届时研发团队、业务部门以及各主要产品的生产装置都将汇集在此。

责任编辑:elizabeth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每周资讯排行
每月资讯排行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