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耐力庆祝在华工业布局二十周年
2025年10月10日 来源:八秒跑车网 作者:未名
◆集团执行副主席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表示:"稳固的合作关系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2025年10月10日,倍耐力于山东济宁生产基地迎来其在华工业布局二十周年里程碑,彰显了倍耐力在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深耕发展的历程。倍耐力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并计划继续在华投资。自2005年至今,倍耐力在中国已拥有三家工厂及逾5000名员工。
出席庆典的嘉宾包括:华勤集团创始人牛宜顺;华勤集团董事长牛腾;倍耐力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卡萨卢奇以及倍耐力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马赞宁。
倍耐力集团执行副主席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我们为倍耐力在中国这一战略市场深耕二十年深感自豪。我们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二十年里,我们持续投入,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行业合作伙伴、客户及当地社会紧密协作,始终恪守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今日的成功是各方携手、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愿与所有成就这一事业的朋友共享这份荣耀。"
倍耐力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卡萨卢奇表示:"对于倍耐力而言,能够在这个以技术创新为重要驱动力的市场立足发展,特别是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在米兰总部研发先进的轮胎产品,在全球18家工厂生产,在160个国家进行销售,其中即包括中国。中国现在是,并且未来仍将是倍耐力公司的关键市场。这一切成就离不开我们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在此我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华勤集团创始人牛宜顺表示:"作为倍耐力在济宁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见证了轮胎全球引领者与本土企业如何相得益彰。这二十年的历程建立在深厚的互信与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景之上。我们相信,深化合作将继续为国际合资企业树立标杆,为当地制造业生态系统的活力与完善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在客户、供应商及员工的共同见证下,以"轮迹承廿载,未来共加倍"为主题的庆典活动回顾了倍耐力在华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一成功建立在以卓越管理、专业技能、创新、技术、品牌和员工关怀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之上。活动当天还举行了一场关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圆桌论坛,邀请了三位中国该领域知名专家参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橡胶与材料行业专家张立群,以及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资深合伙人谢天。
中国作为关键的高端轮胎市场以及汽车行业未来技术(从电动汽车到互联移动出行)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约达3.5亿辆,仅在2025年前8个月汽车累计销售就已超过2100万辆(其中45.5%为电动汽车)。凭借产品的高科技含量、覆盖中国市场的3000多家零售网点,以及得益于F1赛事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倍耐力在中国市场持续强劲增长,其销售额在2024年已达到全球总销售额的11%。
在互联移动出行领域,倍耐力凭借Cyber™轮胎覆盖相关市场。这是全球首款整合了硬件与软件的系统,能够通过轮胎内置传感器采集数据,经倍耐力专用软件与算法处理后,实时传输至车辆电子系统。该技术可开发出与车辆驾驶控制系统深度集成的新功能,从而提升驾驶体验与安全性能。继在欧洲市场推出后,倍耐力Cyber™轮胎正逐步推广至其他区域,其中就包括中国市场。目前,该技术已由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行了测试,旨在将该技术应用于新款车型之中。
自首家工厂至“倍耐力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
早自2005年,倍耐力便以前瞻布局,将中国视为未来的关键市场,并通过与华勤集团的合作建成其在华首家生产基地。此后,双方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遵循"本土化"战略方针,倍耐力在华产能持续提升,现已具备约1500万条乘用车轮胎产能(其中超90%为高价值产品)及200万条摩托车轮胎产能,不仅服务中国市场,更覆盖整个亚太区域。
2022年,"倍耐力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在济宁华勤工业园落成,印证了中国在倍耐力全球版图中的重要地位。该研发中心与米兰总部研发中心紧密协同,并融入倍耐力遍布全球的其余11大研发中心组成的网络,依托开放式创新模式,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前沿技术实验。依托精准高效的研发投入,倍耐力在中国高价值轮胎领域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与国内外主流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日益深化。
倍耐力在华所有工厂均遵循集团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基于在生态转型领域的持续投入,倍耐力中国工厂已获得由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绩效评级"A级"企业,其中兖州工厂更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这一权威认可。
责任编辑:yeye
关键词:倍耐力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