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成为潜力最大的高档车消费国。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售529万辆,同比增长46%,其中高档车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咋舌的92%,增速是乘用车市场的两倍。在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高档车缘何在中国大行其道?
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高档车市场的份额从2002年的0.9%上升至2009年的7.9%,位列全球高档车市场第四名。
今年上半年,在多数中国车企没有完成销售任务的情况下,各高档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却迅猛增长。其中,奔驰、宝马增幅分别为122%和101%。奥迪由于基数较大,同比增幅为64%,但上半年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今年有望提前达到年销量20万辆的目标。此外,凯迪拉克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去年全年,增幅高达154%。刚被吉利收入囊中的沃尔沃品牌销量同比增幅也达到了89%。
由于中国成为全球高档车市场“发动机”,一些厂商已经调高了今年的财政预期。据了解,戴姆勒-奔驰已经将今年全年获利预定为40亿欧元,比此前的预期调高了至少10亿欧元。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场对于升级版的梅赛德斯-奔驰E系列和旗舰S系列需求旺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国,高档车销量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到6%,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一般在10%,其中德国是20%~30%。因此,未来几年,中国的高档车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消费群体惊现“90后”
中国的高档车市场,除了增速迅猛之外,另一个特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消费群体年轻化。记者在浙江一带采访时获悉,很多40岁上下的私企老板都拥有多辆豪车,一些年龄更大些的人会买豪车送给子女。近日,有一位老板买了一辆奥迪Q5,作为给“90后”孩子上大学的奖励。
“根据调查,高档车的购买者中,45%都有自己的公司或企业,20%~30%是公司高管,这些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年轻化。”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孔淑红在近期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的高档车消费人群,年轻得让人吃惊。她引用2007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富豪的年轻化趋势明显,30岁到40岁的占30%;31岁到55岁的占50%,这也带来了高档车消费的年轻化。
消费群体年轻化的一个有力证明,是越来越多的高档车具备了运动特质。“‘运动风’就是由于供需双方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孔淑红分析说。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年轻人青睐高档车,说明很多问题。比如消费观念“断代”;奢侈品将成为(或正在形成)特殊消费群体的新宠;感性消费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高调生活”正悄然普遍化等。
我国进入汽车消费快车道
“从加入WTO以来,我国高档汽车的消费就进入了一个发展快车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表示。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在一场“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的讲座中表示,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据他介绍,根据罗斯托起飞模型,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分成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与超越大众阶段。我国经济在1977~1987年间起飞,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并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进入到大众消费阶段。他解释说,理论上,大众消费阶段的具体表现是,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
廖成林告诉记者,高档车热销,反映出全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国力的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增加,人们的需求层次由“物质满足”正在逐步向“物质与精神双向满足”过渡。
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认为,高档车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从社会层面看,高档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为很多人所追捧;从市场层面看,我国经济的增长,使得富人阶层不断扩大,给这个市场打下基础。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人热衷买高档车,一是受环境影响,二是家庭条件优越,具备购买力。
不过,对于中国高档车市场的爆发,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高档车市场火爆,从侧面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此外,高档车一般都是大排量、高油耗,不符合节能环保潮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八秒跑车网/www.8mpaoch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最新资讯随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