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秒跑车网
  0-100km/h加速≤8秒,是我们对跑车的第一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与服务
      打印  收藏

“双反税”对进口车市影响几何?

2012年1月2日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姚思宇

商务部发布双反税通告

新年伊始,回顾2011年的国内汽车市场,或许用“低迷”两个字来形容是比较贴切的。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车市“井喷”之后,2011年的汽车销售明显放缓,业内一些人士认为这是回归理性,有些人认为是阶段性的市场调整,也有一些人将这归罪于政策。无论是哪种原因,低迷的车市无疑都给我国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这样一个低迷的市场中,无论对合资、进口还是自主品牌来讲,都是一个挑战。

2011年岁末,商务部的一则通告引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同意,按照商务部2011年第20号公告发布的最终裁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L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实施期限2年。此通告被人们称为“双反税”。

“双反税”究竟会给2012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会不会如一些评论所说美国进口车会涨价?会加速进口车国产?又或是对自主品牌的变相保护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内车市的一线销售人员。

进口车会涨价吗?

根据记者的调查采访,“双反税”推出至今,北京大部分专营进口车的4S店都未收到厂商提价的通知。“目前店里的库存是已经报过关税的,而且厂商每次的进货量是在做了一定的市场调查后再确定数量的。所以目前看来,短期内不会涨价。”一位专营美国进口车4S店的销售经理如是说。

一些业内人士也介绍说,其实进口车的盈利空间一直比较大,而且真正紧俏的车型从未停止过涨价,所以这一次的“双反税”对价格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受欢迎的车型会在一定价格范围内波动,而一些普通车型则会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调整价位。另外,由于去年整体车市都不乐观,进口车销量也多少受到一定影响。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公开的数据显示,2011年1~3季度,进口车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40.9%、31.7%和20.5%,呈下降趋势。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提价还需要等待厂商进一步的市场调查。

消费市场有异动吗?

从记者向一些专营进口车的4S店询问到的结果看,“双反税”推出至今,市场反应较为平淡,北京的4S店也没有出现犹如“限购令”推出时的那般订购热潮。

由于进口车与普通车的角色不同,它并不是生活必须品或必要的代步工具,更多涉及的是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北京亚市总经理池亦枫对记者说,凭借他多年在市场一线的观察及亚市每周对市场的监测数据来看,消费者在选购进口车时目标相对明确,大部分根据自身身份及个人偏好作决定。例如被此次“双反税”波及到的奔驰和宝马等几款车型,即使价格再高,消费者也一样会购买。

另外,一些相关数据也显示:截止到2011年10月份,中国进口汽车总量为79.7万辆,其中德系车占58.9%,日系车占25.8,而美系车仅占8.3%,份额相对较低。按此比例计算,1~10月美系车进口量大约只有6.5万辆。相比整个进口车市场量来看,即使有价格波动也不会对整个进口车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品政策静观其变

自2011年12月14日,商务部针对美国的“双反税”公布以来,政府部门、专家、汽车业界对此的评论不绝于耳。就多方评论猜测的观点,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指出“双反税”更多反映的是政策层面上的意义,是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产物和体现。而未来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政策会如何实施,美国车企又会作何反应等等一系列的疑问,都取决于两国政府间最终协商的结果。

“双反税”推出后,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指出,政策一出对美国进口车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进口车原本的价格优势,削弱美国车同德系车、日系车相比的竞争力。

相对于政府的强硬态度,业界对此表现较为淡然。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就从未停止过,这一次的“双反税”也不例外。你来我往之间,所牵涉的行业也逐渐习以为常。在专家看来,“双反税”可谓是这场贸易摩擦中中国政府的“正当防卫”,那么既然出手就要切中要害。

当然,如果说“双反税”不会对进口车市场造成影响,也为时过早。毕竟政策才刚刚推出,美国方面会进一步采取怎样的对策也尚未明朗,这一次的关税之争会持续多长时间都还是未知数。如果双方不能够通过协商达成妥协,那么短期内,进口车市场的确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由于进口车所占整个国内汽车市场的比重较小,而且我国的汽车产业格局也基本形成,所以这一次的贸易摩擦对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从“双反税”的提出到真正落地实施来看,中方的态度是明确的,力度也是相对较大的,在这一次的“掰手腕”中对美国的打击也的确是存在的。但这一政策是否能够持续实施两年,专家、学者及一些业内人士都持保守态度。“既然是‘掰手腕’嘛,如果双反都疲惫了,也可能就妥协停止,当养足精神的时候就又会重新开始。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一贯如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向阳向记者这样形象地描述。此次“双反税”的推出是中国政府对美国的象征性警告,如果美方不能对中国实施合理的关税政策,那么中方就有可能进一步采取更加明确强硬的态度。

“双反税”一推出,关于是否会加速进口车国产化的猜测就很多,专家认为这也未必是空穴来风。一方面,在税制没有改革的时候,许多进口品牌车型就已经在中国建厂生产或正在筹建中。中国一直都被认为是汽车市场的一块肥肉,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如果此次贸易摩擦未能达成折中协议,税制持续两年,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车的成本。所以,“双反税”的推出,有可能会促使有想法的企业加速其在中国建厂生产的步伐。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双反税”只是进口车本土化的一个促进因素之一,也只会对有意在中国本土化的企业有作用。

而进口车本土化是否会对自主品牌产生冲击,专家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排量在2.5L以上的车型很少,所以从竞争领域来看,并没有造成正面冲突。其次,从目前已经在国产的一些进口车型的价格来看,也并没有降低很多。最后,进口车所针对的客户群与国产车也不尽相同。

记者观察:

对“双反税”的思考

针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双反税”推出以来,关于进口车是否会涨价,是否会给市场造成冲击,是否会加速进口车本土化的讨论频频出现在各种报道中,甚至有人猜测之所以选择汽车行业作为目标是否与萨博收购有关……一时间,各种猜测充斥着媒体的版面。

其实冷静下来思考,这一次“双反税”只是中关之间贸易摩擦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政府强硬的态度也是为了给美国施压,以谋求中国商品在美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通过和一些专家及经销商的交谈,笔者发现学术界和业界事实上对于这个政策都表现的相对平淡和理性,甚至是习以为常。

中关之间的贸易摩擦自中国加入WTO至今,就从未停止过,这其中孰是孰非、谁输谁赢逐渐已经被淡化了,每一次摩擦被牵涉到的行业也逐渐习惯了双方政府层面的一些较量,所以在行业内部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作为整个产销链的最低端,无论政策如何变化,都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就像这一次的“双反税”,进口车增加的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承担。对于企业而言,并无太大伤害。

(转载请注明来源:八秒跑车网/www.8mpaoch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

“八秒跑车网”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最新资讯随手掌握。

关键词: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网站简介
Copyright 2013-2015 8mpaoc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ariscar.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6240号-1 联系方式:021-50325218(总机) 邮箱: 电脑版 | 手机版